文章内容

 

 

     一、校训:厚德行远强能立身

  二、校风:务实  进取

  三、教风:敬业爱生

    四、学风:明礼笃学

    五、学校核心价值观:尊重 和谐 拼搏 超越

    六、学校愿景:让每一位学生成人成才

 

 

 

 

办学理念的阐释

 

  一、校训:厚德行远 强能立身

  厚:深厚,在这里属古代汉语中的使动用法,即“使……深厚”。德:指品德,包括品行和道德。行:走。

  “厚德”语出《周易》:“君子以厚德载物。”意思是说,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。在校训中的意思是使品德深厚,即端正德行,颐养品格,提升修养。“行远”语出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君子之道,辟(譬)如行远必自迩”。“行远”意思是走得远,比喻在人生的道路上拥有远大的前程。

  把“厚德”放在校训首位,传承了学校长期以来育人为本、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。这里的“德”包括三个部分,一是作为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社会公德;二是职业人应当具有的职业道德,这正体现了我校的职业教育特点;三是作为家庭成员应当拥有的家庭美德。

  “厚德”的要求,适用于每一位师生员工。对教职工来说,首先要“厚自己之德”,忠诚党的教育事业,严格要求自己,做道德的模范,无私奉献,为人师表。其次要“厚他人之德”,特别是“厚学生之德”。即用高尚的品质影响、带动同事,用美好的德行教育、感染学生,坚守身为教师的职业道德。对于学生来说,一要遵纪守法、爱国爱党,做社会认可的合格公民;二要及早培养自己忠于职守、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,做用人单位欢迎的优秀员工;三要尊敬师长、孝敬父母,做成熟懂礼的好学生、好子女。

  “厚德”与“行远”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。前者是后者的前提条件,后者是前者的最终目的。也就是说,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,才能够在人生之路上走得更远、更踏实。而充实、丰富自己的美好并有意义的人生,也是我们当前学习、工作、进步(包括厚德在内)的最终目标。这个目标的实现,都体现在每一位师生每一天的每一点行动中。

  2、强能立身

  强:使……强,即增强、加强。能:能力。立身:安身,存身,使自己立足。

  “强能”,就是提升自己的能力,这是对学生学习、教师教学管理提出的要求。“立身”语出《戒子通录》,“……信……德……孝……悌……让,此五者立身之本”。立身,就是使自己立足于社会,完成社会定位。

  我校主要培养生产、管理、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。要使学生毕业后顺利就业,并且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发展自己,不断创新,成就自己的事业,真正立足于社会,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,还必须具备职业核心能力(包括学习能力、交流能力、社会活动能力、组织和管理能力、解决问题能力等)。学生学习的目的,就是获得这两种能力。而教师就是要具备培养学生这两种能力的能力。因此,全体教师都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相应的职业核心能力,只有这样,才能保证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高。

  “强能立身”,是对广大师生的祝愿和鞭策。学习是为了立足。不论对老师,还是对学生,提升能力都是立足于社会的根本。我们持续终身的学习过程,就是获取生存和发展技能的过程,也是挖掘自身潜能的过程。

  校训代表了学校育人的两个主要方面,缺一不可。有德无能是庸才,有能无德是祸害,无德无能不可取,德能兼备是人才。

 

  二、校风:务实  进取

  就是从职业教育的使命和行业的状况以及本校的实际出发,不唯书不唯上,只唯实。也就是一切讲求实际,追求踏实做事、勤勤恳恳工作。 

  2、进取

  即努力向前,追求进步,不断超越。

  同样是工作态度和作风,务实和进取各有侧重。只有坚持脚踏实地、务实工作,学校的育人事业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绩;只有不断开拓进取、突破自己,个人才有作为,集体才有活力。“务实进取”,是我校近60年一直前进的不竭动力,也是我校今后更好更快发展的力量源泉。坚持、弘扬务实进取的校风,既是对学校历史的传承,也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。

 

  三、教风:敬业  爱生

  敬业,是教师在集体的工作中,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的工作态度。也就是认真对待自己的职业,对自己的岗位职责负责到底。敬业,才能勤业,才能认真负责的去落实既定的工作目标,把工作做完;敬业,才能精业,才能积极主动的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,把工作做好。一名敬业的教师,应当做到:踏实勤勉,严谨执教;钻研进取,科学治教。

  2、爱生 

 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。爱生指教师要像对待自己的子女、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关爱学生、尊重学生、赏识学生、信任学生,全心全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。探循教育教学本身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,知学生所想、所期、所盼、所需、所求,摒弃旧的不合时宜的教育模式,创新科学的教育方法,真正寓爱于教育。

  “敬业”和“爱生”,分别从对职业的态度和对学生的情感两个方面向教职工提出了要求。这是我校教师在育人过程中一以贯之的工作作风,也是身为合格教师应当具备的品质。

 

  四、学风:明礼  笃学  

  1、明礼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 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。《论语》曰:“不学礼,无以立。”

  对学生来说,“明礼”就是遵守校规校纪,尊敬师长,团结同学,积极向上,自尊自强。

  2、笃学

  笃,忠实,一心一意。笃学,出自《论语·泰伯》:“笃信好学,守死善道”,即专心好学。“笃学”就是勤奋学习,在学习上不畏艰难肯攀登。

  “明礼笃学”是一个有机的整体。只笃学不明礼的学生,所学并不全面,难以成长为完整的人,而只明礼不笃学的学生,当然也不会成才成功了。明礼笃学共同组成了我校学生学习行为和态度的标准。

 

  五、学校核心价值观:尊重 和谐 拼搏 超越

  1、尊重

  “尊重”指敬重、重视。把尊重放在学校核心价值观的首位,原因在于:第一,它是人与人之间顺利交往的最基础条件。第二,它是教育事业培养人、塑造人的本质要求。它包括两个方面: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受教育者;使教育对象成为受社会尊重的人。第三,它是我校在办学历程中一贯坚持和倡导的基本价值观念。以其为根基,延伸、拓展出我校各种具体的教育理念,如“爱生如子,爱生如兄弟姐妹”、“师生为本”等。

  作为学校核心价值观,“尊重”有三方面含义。

  一是教师之间互相尊重。广大教职工尽管分工不同、岗位不同、职责不同,都是学校的主人翁,是不可或缺的一份子,都属于广义上的教师。教师彼此尊重,既是顺利开展工作的前提条件,又以实际行动为学生做出了表率,促进了学生“尊重”意识的养成。为了做到这一点,广大教师应当在同事面前悦纳他人、宽以待人,在学生面前维护其他同事的威信。

  二是教师与学生互相尊重。教师尊重学生,一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,进一步科学管理、规范管理;要聆听学生心声,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、生活条件。二要尊重学生的权利和人格,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,并把这种尊重贯彻到教学和育人工作中去,最终让学生懂得尊重自己和他人,学会自尊与宽容。学生尊重教师,一要恪守作为学生应有的行为规范,知礼懂礼,尊敬老师;二要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,感恩他们的悉心教诲,刻苦学习、积极向上。

  三是学生之间互相尊重。在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对方的人格和生活习惯,团结互助、和谐共处。

  2、和谐

  “和谐”,指配合、和睦、融洽,是多样性相互包容、相互协调而形成的一种状态、境界和目标。它强调的是对差异性的包容和协调,而不是无视个性、只求平稳。

  构建和谐学校,首先指人与人之间和谐,主要体现为:教师之间的和谐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、学生之间的和谐。

  教师之间应当互相理解、精诚协作、积极沟通,建立良好的组织环境和融洽的人际关系;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当相互尊重、相互悦纳,形成教学相长、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;学生与学生之间应当相互帮助,形成温暖友爱、共同进步的同学关系。

  构建和谐学校,还应做到人与物、人与事之间的和谐——合适的时间、合适的地点、合适的人在做合适的事,达到人、财、物资源的合理配置,最终取得最佳效益。

  3、拼搏

  “拼搏”指尽最大的力量去做某一件事。拼搏精神,就是在理想和信念的驱使下,拼命争取、全力奋斗的意志品质。

  拼搏精神首先来源于坚定的信心,即对光明未来的清醒认识;其次离不开无畏的勇气,面对暂时的挫折不会退缩、逃脱;最后依赖于务实的精神和坚韧的毅力,脚踏实地、坚持不懈。

  我校在近60年的发展历史中,面对重重困难,锐意进取、顽强拼搏,上规模、增内涵,抓质量、创效益,在教学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。这其中始终贯穿了永不满足、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,其灵魂,正是“拼搏”。

  “拼搏”同样是我校广大教职工从事育人事业必不可缺的精神,也是学校一贯倡导的核心教育观点。

  4、超越

  “超越”,指超过、胜过。作为学校核心价值观,指不满足现状,超出过去,越过障碍。包括两方面:学校超越历史、师生员工超越自我。

  学校超越历史,就是要追求高起点、高效率、高效益、高质量,要用先进的理论、先进的文化、先进的管理、先进的手段,实现学校的发展规划乃至愿景。我校建校以来,先后历经了从普通行业学校到河北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、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、全国首批改革发展示范校的层层蜕变,实现了办学档次、办学水平的飞跃。我校的发展历史,出色的诠释了“超越”的内涵。

  学校超越目标的实现,依赖于师生员工在各自领域对超越精神的弘扬。不论是教职工,还是学生,如果在精神品质和业务水平(学业水平)两方面都能不断提升自我、超越过去,学校对历史的超越必将顺利实现。

  尊重是和谐的前提,和谐是发展的基础,拼搏是必经的过程,超越是奋斗的目标。这四者是有机联系、相辅相成的统一体,共同构成了我校的核心价值观。

 

  六、学校愿景:让每一位学生成人成才

  1、让学生“成人”

  即通过教育使学生成为人格健全、道德高尚、遵纪守法、受社会欢迎的人,从思想品德上成为一名健康成熟的合格“社会人”。

  2、让学生“成才”

  就是通过培养,使学生掌握专业技术,充实职业核心能力,完善能力结构,尽快完成角色转变,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,利用过硬的技术本领为国家和社会创造财富。同时,凭着自身的共处能力、求知能力、创造能力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更广阔的前景。

  3、让每一位学生成人成才

  我们的教育,不是精英教育,是惠及每一位学生的大众教育。经过教育,成人成才的学生不是少数人,也不是多数人,而是每一位。这是一个不容易实现的目标,却是值得全体石工校人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。